用户名   密码   注册
网站标志logo
全站头部标志右侧

网站首页

征稿启事

|

|

藏拍资讯

名家推荐

|

|

艺术资讯

经典艺术

书画名家

艺术名家

|

|

油画名家

名家数据库

|

|

工艺名家

收藏知识

艺术鉴赏

鉴赏名家

|

|

名家名作

工艺名品

|

|

名家传人

文房四宝

画廊画院

艺坛名家

|

|

润格认证

工艺美术

|

|

拍卖机构

艺术展厅

当前位置:国际收藏指南-汇集天下收藏-收藏家-收藏品-古董古玩-国际收藏指南 > 新闻 > 艺术资讯 >
 

图解|故宫文物修复师走红,但这个行业比想象的缺人


来源:澎湃新闻 作者:澎湃新闻 日期:2019-07-23 22:00

 
7月10日,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主题演讲中表示,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的播出使得故宫文物修复师成了备受欢迎的“网红”职业,每年报考到故宫来修文物的年轻人迅速增长,今年招88名新员工,4万多人报名,经过抬高门槛,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。
 
一时间,文物修复师是否必要高学历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。一派网友认为“学历≠能力”、“硕士生不一定会做木匠活”,另一派则认为文物修复不是儿戏,提高门槛“没毛病”。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整理相关数据发现,真实的文物修复,可能没我们想的那样光鲜和简单。
 
文物修复每年增长近万件,但速度还不够快
 
文物修复人员主要修复的是“可移动文物”,即馆藏文物(可收藏文物),比如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艺术品、文献、手稿、图书资料、代表性实物等。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,截至2017年我国拥有文物藏品4850.66万件。与之相应的,文物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在近10年有较明显的增长, 较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132%和90%。
 
但即便是如此大幅度增长,文物修复人员的数量可能还是不够。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,我国的年文物修复量正在逐年增长,但文物总量和待修复文物数量也在增长。原国家博物馆科技部主任、国家文物局专家周宝中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曾表示:“近年来,北京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西北大学等高校在不断培养文物保护人才,但是相比于巨大的文物数量,这支队伍还远远不够用。”
 

 
据2017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,近四成的文物需要修复,超过16%的文物残缺或严重残缺。
 

 
目前,我国各级国有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共收藏有各类馆藏文物4850多万件(套),其中一级文物10万余件(套)。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,随着各地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,每年还将新增300余万件(套)文物 。馆藏文物保护任重道远。
 
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。在2015年开展的文博系统首次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中,参与调查的533家文博单位中,92%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, 参与调查的2207人,近5年人均每年修复馆藏文物约15件。调研估算,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人。
 
修复文物不光要手艺,还得懂科技
 
不同类别的文物,其修复流程、工艺和周期也不甚相同,却需要同样的细心与耐心。通过梳理故宫博物院部分馆藏文物,可以将以下7类文物的修复步骤整理如下,其中一些步骤需要配合高科技才能完成。正因如此,在故宫文物医院中,不仅有文物修护工作室,还有X射线CT室、色谱-质谱分析实验室、有机质文物保护实验室等,这也使得文物修复团队对物理、化学、材料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需求。
非遗传承人老龄化,60岁以上占半壁江山
 
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修复技艺,目前来自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的9项文物修复技艺被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,共有非遗传承人16人。其中,6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注明了出生年月,另有4人出生年月可查,这10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。值得一提的是,带出一个手艺精湛的徒弟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,因此高龄化的传承人能教授的人数范围会比较有限。
另一种传承方式即是高校教育,但情况也不太乐观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献指出,目前全国共有 58 个高等院校设置了文化遗产保护类的相关专业,计有考古学、文物与博物馆学、文物保护技术、建筑史、科技史等专业以及科技考古、文化遗产管理、文物鉴定与修复等相关专业方向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校生规模逾17000人,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学生规模占34.9%,年毕业学生人数达4000余人,但由于编制、待遇、地域等问题,对口就业率不超过25%,能够从事文物修复的学生少之又少。
 
从事文物修复的学生少,职业现状不乐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据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现状调查,文物修复人员在编比例仅为43.17%,部分省份不足15%,半数以上人员没有职称,很多获得职称资格的人也因为没有聘用指标而无法兑现待遇。同时,文博系统目前职称系列也较为单一, 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只有文物博物系列,对于管理、科研、工程和技能人才都用统一的评价模式,而写论文、考英语等评价方法对于部分文物修复技能人才来说比较困难。
 
此外,调查中文物修复人员的薪资水平也较为低下。2015年首次文博系统首次调研显示,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人均薪酬约2900元/月,江苏最高4750元/月,北京约为3600元/月,其他各省份均不足3000元/月。同时,在2015年各省份统计年鉴中,北京、江苏、陕西、河南等省市的平均工资分别为 7086、5600、4583、3784元/月。
 

 
参考文献:张晓彤,詹长法.万古传物 百年树人——浅谈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及教育[J].遗产与保护研究,2016,1(01):122-125.
 
 
责任编辑:吕妍
校对:施鋆

【中国收藏指南网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一、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中国收藏指南系信息发布平台,中国收藏指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二、凡本站注明"文章来中国收藏指南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下载、链接、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"文章来源:中国收藏指南网"。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三、本站转载的内容,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文、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。

上一篇:相约草原——第九届两岸汉字艺术节”启幕
下一篇:一周艺术人物|是谁,欲将博物馆送上太空,又让树木诉说焦虑

 

 

 最近更新

恭喜著名帛画家董文政受 
刘增基(吉)同志入编《 
京东成立拍卖公司 经营范 
强国图志——文化兴国运 
最大规模毕加索原作来京 
国家博物馆展出馆藏经典 
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 
徐里:美育工作是一项长 
拥抱全媒体时代 新国漫的 
国新办举行全面加强知识 

 本站承诺

  1.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,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。
  2.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,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,网站将无条件退款。
  3.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,并终身保真。
  4.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,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,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。
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