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   密码   注册
网站标志logo
全站头部标志右侧

网站首页

征稿启事

|

|

藏拍资讯

名家推荐

|

|

艺术资讯

经典艺术

书画名家

艺术名家

|

|

油画名家

名家数据库

|

|

工艺名家

收藏知识

艺术鉴赏

鉴赏名家

|

|

名家名作

工艺名品

|

|

名家传人

文房四宝

画廊画院

艺坛名家

|

|

润格认证

工艺美术

|

|

拍卖机构

艺术展厅

当前位置:国际收藏指南-汇集天下收藏-收藏家-收藏品-古董古玩-国际收藏指南 > 名家 > 收藏知识 >
 

中国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欣赏中国画


来源:壹号收藏 作者:admin 日期:2018-07-31 09:49

 
摘要: 气韵生动,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,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。也是品评、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。
 
 
笔墨浓重润泽,皴擦多于渲染,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
 
▲北宋 范宽《雪景寒林图》
 
 
  〔1〕欣赏作品要看气韵
 
  气韵生动,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,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。也是品评、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。
 
  气韵,在传统中国画中,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。石涛曰“作书作画,无论老手后学,先以气胜得之者,精神灿烂,出之纸上”。要有气势、豪气、不能有匠气、俗气。元代杨维桢指出:“故论画之高下者,有传形,有传神。传神者,气韵生动是也。”
 
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,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
 
▲北宋 范宽《雪山萧寺图》
 
  总之,气韵生动是绘画的一种整体感应,是一种精神透析,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。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,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,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。
 
图中上部,主峰高耸,几出画外,但其势柔婉,与北方画派的坚凝、雄强显然不同。画法方面,谁能用淡墨长披麻皴,不为奇峭。
 
▲北宋 巨然《秋山问道图》
 
  〔2〕欣赏作品要看笔墨
 
  “六法”中,谢赫将“骨法用笔”列在第二位。“骨法”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。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,体现出线条的力度、质地和美感。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、势向、韵律、节奏,以写神、写性、写心、写意为目的。所以说,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。
 
此画在空间处理上,前实而浓重,远景虚淡,更接近真实的自然风景,表现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渔民生活。江边高树坡石,其上远山层叠,江中渔舟有停泊,一幅秀润美丽的江山渔乐图卷。
 
▲明 吴伟《江山渔乐图》
 
 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,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。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,以点作画易于零散、琐碎,以面作画易于模糊、平板,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,最适宜发挥毛笔、水墨、宣纸绢帛的特性。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,是中国画的灵魂,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。
 
作品取全景式山水,气势宏阔,皴笔细密扎实,墨韵浑厚,画树木呈“蟹爪枝”状,是典型的北派山水面貌。
 
▲明 李在《阔渚晴峰图》
 
  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。抑扬顿挫、疏密粗细、快慢虚实、浓淡干湿、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、功底。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把绘画的点线用五个字概括:“平”、“留”、“圆”、“重”、“变”。
 
  平:如锥划沙,笔锋与纸保持在一个水平上,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
 
  留:如屋漏痕,笔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,在与纸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
 
  圆:如折钗股,指用笔圆浑有力,浑厚、不露锋芒,富有弹性
 
  重:如高山坠石,用笔要用劲,要有力度,力透纸背;打点,象高山掉落的石块那样有份量
 
  变:变化,笔画形成多样性对比,不雷同
 
  中国画家讲究以气运力,有气为活笔,无气为死笔。笔断意连、形断气连、迹断势连均有气接,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。
 
画法工整,山石轮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,线条变幻流畅,风格潇洒苍秀,构图不落俗套
 
▲明 唐寅《落霞孤鹜图》
 
  笔韵是中国画家追求的较高境界。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,情感起伏,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,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。
 
 ▲明 吴伟《灞桥风雪图》  灞桥在陕西长安县东,亦称霸桥,唐人送别者多于此折柳相赠,有“灞桥折柳”典故。此画在艺术表现上,用侧锋卧笔,线条粗简,水墨淋漓,一次皴染,颇得气势。
 
  中国画以墨为主、以色为辅,是其基本特点,墨不仅能决定形象,分出明暗,拉开距离,代替色彩,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。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,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。
 
▲唐 王维《江干雪霁图卷》  王维的水墨画风,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山水画发展的历史。苏轼的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赞语,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。
 
  〔3〕欣赏作品要看构图、形式
 
 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,也有多种提法,习惯称谓“章法”、“布局”。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、安排,构成一个体现个性、呈现气势、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。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,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。构图的来源是生活,是眼界,是修养,是格调。
 
▲明 唐寅《湖山一览图》  全图景物处置洗练而谨严,墨色和泽有神,所绘景色,荡漾着一股秀美的生活气氛,内容和形式互相渗透,融而为一。
 
 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,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。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,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。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,不求物体现象,只求构思和形象入“理”。
 
 
 
 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,险中求稳,着意对比,打破对称,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。中国画多采用“三七停”起手法则,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,对打破均衡,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,给观者以视觉美感。
 
▲明 朱端《烟江远眺图》   画家将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、繁复、精密等特点与南宋院体山水的简洁、空旷、疏朗等格局有机结合起来,创造了有别于宋代院体的明代院体画风。
   
 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,近取其质。利用不固定的视距、观其物象。远看大势气韵,近看点线质量。“豪放不忘精微”,往往在细小的部分,虚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绘画能力。
 
▲董源《寒林重汀图》  此图表现江南水乡风景。整幅画面以湿墨擦染而出,予人以一望无尽之感   
 
责任编辑:小鱼

【中国收藏指南网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一、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中国收藏指南系信息发布平台,中国收藏指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二、凡本站注明"文章来中国收藏指南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下载、链接、转发或以其他方 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"文章来源:中国收藏指南网"。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三、本站转载的内容,本站出于非商业性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文、图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 来函与本网站联系。

上一篇:张大千:墨是要陈才好,和纸一样
下一篇:中国永久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文物:角形玉杯

 

 

 最近更新

中国收藏指南:第三版人 
中国收藏指南:唐代最昂 
中国收藏指南:唐代最昂 
中国收藏指南:了庐:书 
中国收藏指南:故宫如何 
中国收藏指南:良渚古城 
中国收藏指南:“魏晋书 
中国收藏指南:古老宫廷 
中国收藏指南:书法拍卖 
中国收藏指南:中国瓷器 

 本站承诺

  1.本网站定期对加盟的艺术家在网站首页进行推广和宣传,并保证该资料永久保留。
  2.凡 在本网站购买书画作品如不满意的,可于收到作品的15日内退回,网站将无条件退款。
  3. 本站所有作品均来自书画家本人,并终身保真。
  4.本网站在收到买家款项的3日内,即以特快专递方式向买家交寄作品,并保证所售作品完好无损。
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